春节到了
您家的年货是不是已经摆上桌了呢~
(相关资料图)
不少圈友觉得
准备山楂片、阿胶枣这样的养生零食
既可以解馋,又可以达到养生功效
比吃巧克力、薯片、锅巴等健康多了
但您知道吗?
这些养生零食首先是“药”
然后才是“零食”
因此并不是人人都适合
也不是吃多少都随便的
01
山楂片
主要成分:
山楂片是以山楂为原料做的中药零食。
食疗作用:
山楂具有消食健胃,行气散瘀,化浊降脂等功效,可治饮食积滞、胸膈痞满、疝气、血瘀、闭经等症。
适宜人群:
一般人用于消食化积之用,儿童、老人、消化不良尤其适合。
注意:
1. 山楂只消不补,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;
2. 有胃溃疡的病人不宜食用,可能会诱发胃出血;
3. 经过加工的山楂片含有较多的糖和淀粉,食用过多也不利于健康,尤其是糖尿病病人需要特别注意;
4. 山楂有破血散瘀作用,能加速子宫的收缩,孕妇过量食用山楂易导致流产;
5. 山楂片中往往添加较多糖分以调和口感,注意食用后及时漱口刷牙,以防牙齿受损。
02
阿胶枣
主要成分:
由阿胶、大枣制成。
食疗作用:
补脾和胃,益气安神,养血补血,滋阴润燥。
适宜人群:
适用于气虚或血虚体质的人群,对于面色萎黄或苍白、心慌怕冷、神疲倦怠、四肢乏力这些症状都有一些帮助。
注意:
1. 阿胶枣不太好消化,一天最好不要超过10粒;
2. 阿胶枣是蜜枣,比较滋腻,吃多了容易上火;
3. 女性月经期间,最好咨询专业医生能否服用。
03
凉茶
主要成分:
由菊花、金银花、甘草、陈皮等中药煮沸后加糖制成。
适宜人群:
肺虚久咳的人可以考虑饮用。
食疗作用:
有一定的清热除湿,滋阴去火等功效,有助于缓解牙龈肿痛、口腔溃疡、大便干结等症状。
注意:
1. 手脚容易冰凉、胃寒、大便经常偏稀的人尽量少喝凉茶,以免加重原有症状;
2. 凉茶更不能拿来当水喝,否则会损耗人体阳气,每天200毫升~400毫升即可。
04
龟苓膏
主要成分:
龟板、土茯苓 、生地黄、蒲公英、金银花、菊花等。
食疗作用:
清热解毒、滋阴补肾、消除暗疮、润肠通便。
适宜人群:
适用于口干、心烦、面部有痤疮、习惯性便秘、阴虚的人。因为它比较滋阴润燥,所以它能够缓解阴虚的症状。
注意:
1. 龟苓膏一天一盒(180克到300克左右)就够了,一周不要超过三盒;
2. 龟苓膏有一定的清热排毒的作用,所以脾胃虚寒或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吃太多;
3. 龟板本身有兴奋子宫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,所以孕妇以及在月经期间时最好咨询专业医生能否服用;
4. 龟苓膏以滋阴为主,吃完后不要立刻喝浓茶。
这3种零食好吃又健康
1、坚果或豆类:
坚果当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其富含的卵磷脂对儿童和青少年具有补脑健脑的作用,因此像花生米、核桃仁、瓜子、大杏仁及松子、榛子等坚果都是很好的零食,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,每人每天食用大豆及坚果25克~35克。
注意:
选择坚果时,最好不要选择穿上糖或盐的“外衣”的坚果,例如琥珀核桃仁、鱼皮花生、盐焗腰果等。
2、牛奶或酸奶:
乳类食品当中的营养成分齐全且比例适宜,是一种消化吸收率很高的食物,是膳食当中蛋白质、钙、磷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A,以及维生素B2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中也明确指出要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,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,可选择适当的时间喝点酸奶和牛奶,这样的健康零食比一般的饮料要健康许多。
3、新鲜水果:
新鲜的水果中富含水分、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是日常平衡膳食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推荐每人每天食用水果200克~350克。
而低GI(血糖生成指数,指的是人体食用一定食物后会引起多大的血糖反应)水果则适合有更多需求的人群,如肥胖、糖尿病患者等,一般当GI指数低于55的食物就属于低GI食物,如樱桃、柚子、橙子等。
这3类零食最好不要多吃
1、含反式脂肪的零食 :
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心脑血管患病的风险。像食品配料表上的氢化植物油、部分氢化植物油、植物起酥油、人造奶油、黄奶油、酥皮油等,实际上都是反式脂肪的另一种说法。
2、含果葡糖浆的零食:
过量摄入果葡糖浆,会引起肥胖、糖尿病、脂肪肝、高血压等疾病。我们在买饮料、酸奶或是甜品时,可以看一下配料表,一般配料表中都会注明是否含有果葡糖浆。
此外果葡糖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就是奶茶等调制饮品,建议大家在买奶茶时注明少放糖,或询问奶茶店能否用无糖的甜味剂代替果葡糖浆。
3、调味乳、风味发酵乳等饮料:
很多人觉得牛奶没有滋味,所以选择早餐奶、巧克力味奶等调味乳,这样的零食相对来说营养物质少,添加剂多。所以,在买牛奶时要认准纯牛奶,而调味乳建议你慎选。
风味发酵乳、酸酸乳、乳酸菌饮料等也不是真正的酸奶。风味发酵乳的蛋白质含量一般比原味酸奶低,糖和脂肪的含量比酸奶要高一些,一般而言,就营养价值来说:酸乳/发酵乳>风味酸奶>乳酸菌饮料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欧洲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